有这么一群人,他们的春节,是任务最繁忙、工作最紧张的时期,他们默默坚守,枕戈待旦,只为守护人民群众的时刻安宁,他们就是“火焰蓝”,我们的消防救援人员。让我们一起走进丹东市消防救援支队凤华街站,听一听消防员都有哪些朴素的新年愿望。
1月21日6时,天微亮,丹东市消防救援支队凤华街站驾驶员王越便独自一人来到车库,检查登高作战平台车、灭火救援器材等装备。王越,中等个子,不善言辞,但检查车辆器材的目光却炯炯有神。
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,他总是担心节日期间,哪里会发生火灾,哪里会用到对应的救援装备。每当想到这些,他就睡不着,总想着要到车库去看看,检查检查。
(资料图)
“我们的愿望很简单,就是节日无火灾、无救援,全国人民共度平安新春。”王越说,这也是所有消防救援人员的新春心愿。简单而朴素的愿望,却与你我有关。
每年春节假期,与平时相比消防站出警次数就会增多。“我们消防站必须提前把备战工作做充分,这样才能有备无患。”凤华街消防救援站指导员崔天目说。
今年32岁的李红奎是凤华街消防救援站灭火员,辽宁朝阳人,加入丹东消防救援队伍已经16个春秋。因为工作的特殊性,每个春节,他都无法回家陪伴家人。今年,他依旧在消防站度过春节。
6点20分,班长董轩玮来到体能训练室带队伍训练了。“为了保障春节消防安全,我们训练不放松,吃饭的时候也是穿着战斗服。”董轩玮说。
“守护万家平安,就是消防救援人员的职责。我们要把为‘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’的理念刻在心上,牢记我们是被困人员的希望。所以在平时,我们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,强体魄、增技能、强实力,在实战中发挥作用。”凤华街站站长姜长军说。
这些年,他们赴汤蹈火,身经百战,用战斗行动和成果践行为民服务的誓言。灭火、救援、社会救助,没他们不擅长的。
夜幕降临,华灯初上,除夕之夜的市区格外美丽。接警员宋新峰守着1部接警电话。“叮铃铃”19时46分,电话突然响起,给平静的夜晚带来一丝紧张的气氛。“这里是凤华街站......”2台消防车辆闪烁着警灯赶往火警发生地。20时05分,前方传来消息,火灾处理完毕,火情未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。
凤华街站副站长孙成斌告诉记者,从除夕18时到大年初一凌晨2时是火情的高发期。从华灯齐放的傍晚起,消防员们就已进入戒备状态,他们身穿战斗服随时待命,年夜饭也只能轮流分组吃。饭后一部分消防员分赴辖区重点区域前置执勤,而每次参与接警赶赴“火场”回来稍事休整片刻的消防员,则都“兵不卸甲”,随时准备奔赴下一个救火点。
工作间隙,记者同凤华街站灭火员绍艳恩交谈,问他想不想家,这位小伙子有些腼腆地说,“大过年的不想家是假,但一线火场就是我们的战场,警铃声响就是我们消防员出征的时刻。”
每逢佳节倍思亲,绍艳恩他们也一样,但是为了万家安康,他们把对亲人的思念,藏在心里,用行动守护万家安康。
“除夕夜,平安!”简简单单5个字的背后,是所有消防救援人员寒夜的坚守。
赵福来 记者 | 李佳泽
责任编辑│佳泽
©丹东报业传媒发展有限公司
关键词: 消防救援